7 月 22 日下午,北海鱼骨沙洲发生一起摩托艇事故,游客在体验摩托艇时与一高速驶来的快艇相撞,这猛烈的撞击直接导致摩托艇上的游客和教练当场失去了生命。游客家属表示死者是家中独子,上面有年迈的父母和岳父母要赡养,下面还有一双年幼的儿女,其中 7 岁的大儿子亲眼目睹了爸爸出事的惨状,哭着喊着 “没有爸爸了,再也不想来海边了”。当地文旅部门告知此次事故造成了 2 人死亡,目前当地旅游局、海警、街道办等部门正在联合调查处理,会尽快出调查报告,具体以官方的通报为准。
7 月 25 日,广西北海市海城区发布情况通报,再次明确了事故发生的时间是 7 月 22 日 14 时 25 分,地点就在鱼骨沙洲附近海域,事故导致 2 人死亡,分别是摩托艇手和一名游客;通报还提到,当地正积极做好遇难者家属的安抚和相关善后工作,同时已开展海上快艇、摩托艇综合整治工作。而在 7 月 26 日,遇难者严先生的姐姐伍女士向记者讲述了更多细节 —— 他们是四川人,22 日下午事故发生后,严先生的同行者第一时间联系了她,她立刻乘飞机赶到北海处理此事。伍女士提到,弟弟严先生刚过完 31 岁的生日,家里还有一个 7 岁的儿子和 3 岁的女儿,她痛心地说:“顶梁柱不在了,这一家人怎么办。”
这起事故让北海鱼骨沙洲这个原本的网红打卡地,瞬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这个既有着独特风光,又因事故蒙上阴影的地方,究竟是怎样的呢?
北海鱼骨沙洲位于北海市海城区地角新街一巷与新街七巷交叉路口往西北约 290 米处,地处地角沙滩、大王宫古炮台附近,地理位置并不难找。它的形成是大自然的杰作,作为由潮汐自然形成的狭长沙洲,其形成与海洋的水动力作用密切相关,是海水携带泥沙等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堆积而成。大海退潮后,部分泥沙堆积形成较周围滩涂较高的地势,在退潮到一定时间段后,凸起的沙丘会露出来,而在涨潮时又会被海水淹没。
也正是这样的形成原因,造就了鱼骨沙洲独特的景观特色。退潮时,沙滩呈现出鱼骨的形状,像一条潜在海里的大鱼露出的背鳍,随着潮水的高低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潮位越低,沙洲露得越多。这种独特的外形让它成为摄影爱好者的天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拍照,大家都想记录下这大自然的奇观。
而且,这里不仅有迷人的自然景观,还有大王宫、妈祖庙等人文景观,附近还能看到地角炮台旧址等全国重点文物,游客在此可以一边感受海风的吹拂,一边领略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到了傍晚,这里更是看日落的绝佳之地。
基于这些独特的景观,鱼骨沙洲也有不少可供游客体验的游玩项目。周边海域为热爱水上活动的游客提供了浮潜和海钓等项目。此外,还可以体验摩托艇、快艇等项目,享受在海上飞驰的刺激。如果不喜欢水上项目,在沙滩上捡贝壳、堆沙堡、游泳,或者跟着当地居民下海赶海、挖螺,也能感受海边生活的乐趣,享受悠闲的海滨时光。
然而,美丽的背后也潜藏着一些安全隐患,需要游客格外注意。首先是潮汐变化,因为鱼骨沙洲是一个潮汐性景点,只有海水潮位退到 1 米以下时,鱼骨沙洲才会显露出来,且沙洲完全露出后仅有约 2 小时观赏时间,涨潮时沙洲会迅速被淹没,因此游客必须严格遵守船家返回时间,预留 1 小时提前返回,避免涨潮被困。其次是水流复杂,该沙洲处于涨潮较快的北部湾海域,周边潮流多变,易出现离岸流,在附近游玩或游泳时容易发生危险,游客应远离深水区,儿童需全程看护。而此次事故也暴露出鱼骨沙洲存在的安全漏洞,如摩托艇经营者是否无证运营,收费流程仅凭 “口头约定”,缺乏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这也为游客的人身安全埋下了隐患。
北海鱼骨沙洲是个有着独特自然与人文风光的地方,能给游客带来不少乐趣,但它也存在着潮汐变化快、水流复杂以及部分项目运营不规范等安全隐患。这次的事故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无论是相关运营还是游客自身,都得把安全放在首位。游客们在游玩时也要提高警惕,遵守规则。只有这样,才能让这片美丽的海域真正成为大家安心游玩的好去处,而不是让人伤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