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视频爆料称,一名游客从广州到贵州旅游时,在大巴车上因购物少、不买翡翠,遭到了导游的质问。
从网友晒出的视频得知,导游对车上游客说:“我昨天腿都走断了,一到让你们消费了就跟我吵架,这样子有意义吗?你们为什么这么做呢?”
而在发现有游客拍视频时,该导游则要求对方将视频删除,不然就不能出发。事后,该名游客称导游将让司机把车停在服务区1小时,让游客要么补交团费,要么必须每个人进店消费,不然就将游客丢掉。
据称,最后经组团社与地接社协商,导游妥协了,但第二天的服务态度还是不好。
视频爆出后引起不小的反响,贵阳文旅局官方微博29日发布通报称正在对此事进行调查,将对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行为一查到底。
评论区下,有着相同经历的网友纷纷“开麦”:“3个购物点不买东西就把你困在里面2-3个小时,还是不买大家回到车里关门不走,说自己和司机很辛苦,说要茶水费,不给就不开车。”“基本一早上都在购物点,不买东西的话导游还地域歧视,点名批评,摆脸色,内涵你。”
低价团强制购物的问题并不是近年才有,而是随着视频软件的流行,普通消费者也有了维权意识,懂得借助网络举报,这些问题才得以暴露出来。此前3月有媒体报道,海口市一导游在车上销售旅游产品,因游客未购物,而以恶劣态度对待游客。随后该导游受到了顶格罚款及吊销导游证等处罚,涉事旅行社也因此被罚30万元。
有网友认为,消费旅行团屡禁不止的根源在于旅游法。“改革旅游法,不容许团队旅游中有任何形式的购物,从源头上杜绝购物团,提高团费,不要让旅游变成旅行社、导游和游客之间的博弈。”
同时有网友猜测,视频中的旅行团或许是低价团,而游客购物消费是低价团主要的收益来源之一。“低价游导游是赔钱接的,他得从游客身上赚回来,所以能不能管管低价游?”“因为这种团费很低,低于成本,所以必须靠买东西才能挣钱,这就会出现买和不买的矛盾。”还有网友则喊话相关部门:“高价团没人,低价团要买东西,这个点咋平衡,各地旅游部门该考虑考虑了。”
还有网友指出,低价团也不是不能存在,但前提一定是事先将购物点清晰透明地告知消费者。“如果真的是低价旅游团的话,就应该表明有几个购物点,别搞敲诈。”“真的要靠购物的可以列出购物点清单,白纸黑字写好,明码标价,愿意参加这种团的也就能接受。”
倘若这样的新闻并非个例,那当中存在的矛盾就不单单是导游和游客之间的矛盾,导游或许也是另一方面的“受害者”。因此也有网友提出,需要提高导游的福利待遇:“好多导游保底工资很少,大部分靠拉游客买东西提成挣钱,所以才会不断有矛盾闹出来。”“因为职业导游的收入太低,大部分全靠提成,如果跑一次和提成收入不成正比,她们也不愿意干。”
其实,不少地方文旅部门发出过市场提示,均强调了要严厉打击“不合理低价游”,并提醒游客警惕以“超低价”为诱惑的旅游宣传,避免“不合理低价游”的消费陷阱。目前来看,打造旅游行业的清明环境,依旧需要政府、行业和消费者多方的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