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氏旧宅 “兀家大院”分东、西两院,西院为主院,占地1000余平方米,如果俯视,其整体格局呈繁体“喜”字。东院现已废弃,西院还有一户兀姓人家和一户张姓人家居住。西院的建筑布局为典型的二进四合院,进门有影壁墙,前… 发表于2021年10月27日
庙上村地坑窑院 庙上村地坑窑院河南陕县地方民居地坑院(也叫天井院),是中国黄土丘陵地区较普遍的一种民居形式,距今已有四千年的历史。作为中国民间“建筑奇迹”、中国北方“地下四合院”的陕县地坑院,目前已被列为河南省文物保… 发表于2021年10月27日
大营村周总理视察纪念馆 1958年4月24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副总理彭德怀、秘书长习仲勋及有关部委领导20余人和河南、山西、陕西省委领导一起,视察了大营高级农业社。1977年4月,在周恩来总理视察大营19周年之际,大营村民… 发表于2021年10月27日
高阳山温泉国际度假区 高阳山温泉国际度假区总占地4107亩。公司一期占地1800亩,项目规划为“一镇四区”,即温泉小镇、商务会议度假区、高阳山主题公园区、民俗文化广场区和温泉文化旅游区。先期开发的温泉养生中心建筑面积为26… 发表于2021年10月27日
陕州地坑院(天井窑院) 地坑院又叫作天井窑院,是古代人们穴居生存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距今已有约2000年的历史。如今“穴居”地坑院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境内保存较好,特别是陕县西张村镇的庙上村,据说有“进村… 发表于2021年10月27日
天井窖院 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域独具特色的一种民居,也是人类“穴居”发展演变的实物见证。天井式窑洞俗称“地坑院”,是在平地挖一个6至7米的四方深坑,然后再在坑的四壁凿挖8至12孔窑洞居住。有的窑里还挖有小拐窑,用于… 发表于2021年10月27日
甘山滑雪场 甘山滑雪场是河南惟一的一家森林滑雪场。整个森林滑雪场依山傍水,林木环绕,春夏秋冬景色各异,别具一格。沿线的蝴蝶沟、铁瓦庙、祖师庙、钟楼、马武寨、崔氏洞等著名旅游景点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历史悠久… 发表于2021年10月27日
陕州风景区 位于三门峡市区的黄河岸边,是在古陕州城遗址中建设起来的河南省最大的城市园林。陕州城是一座古老的城池,古代就有“四面环山三面水,半城烟树半城田”之说。周文王之弟召公曾封此邑,教民于甘棠树下,民感其德,建… 发表于2021年10月27日
虢国墓地 介 绍: 位于三门峡市区北面的上村岭,是周代诸侯虢国国君及贵族墓地。 整个墓区面积达4万平方米,共发掘出各类贵族墓234座,车马坑60多座,出土珍贵文物达1万多件。其中两座国君墓0土了很多的珍贵的… 发表于2021年10月27日
崤函古道石壕段 位于三门峡市陕县境内的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作为丝绸之路中国段22处遗产点之一,也是该市首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崤函古道是古时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进入古陕州崤山地区(今三门峡市)道路的总称。据史料记载,崤函… 发表于2021年10月27日
三门峡博物馆 三门峡市博物馆座落在市区西部陕州风景区内,位于宝轮寺塔北侧,是在日本友人石川一郎先生捐资200万元的基础上,于1989年11月建成的一座综合性博物馆。占地面积4.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总… 发表于2021年10月27日
三门峡相传砥柱 中流砥柱位于三门峡大坝下方的激流之中。黄河上的艄公又叫它朝我来,距市区约30公里。冬天水浅的时候,它露出水面两丈多;洪水季节,它只露出一个尖顶,看上去好像马上就被洪水吞没,惊险万分。千百年来,无论-的… 发表于2021年10月27日
三门峡大坝 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东北部,距市区14公里,从市区乘旅游专线车可达。是一处依托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而建成的风景名胜和人造景观相结合的水库观光游憩类人文景观。其中,三门峡大坝是建国后我国在黄河上修建… 发表于2021年10月27日
庙底沟遗址 庙底沟遗址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区西南3公里青龙漳南岸,为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内涵分为二期。一期(下层)为仰韶文化遗存,命名为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二期(上层)遗存属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性质的遗存,命名为… 发表于2021年10月27日
三门峡黄河古栈道 黄河古栈道位于三门峡大坝下游北岸紧靠黄河的陡壁悬崖上,共有两条。一条离河面较高,一条离河面较低,都是紧挨着石壁的冲击处开凿的。从遗迹上可以看出,黄河古栈道是在紧靠三门峡谷的黄河两岸徒壁的河水冲击处开凿… 发表于2021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