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陕州城遗址 古陕州城遗址,位于三门峡市区西端3公里处的陕州风景区内。陕州城是一座古老的城池,古代就有四面环山三面水,半城烟树半城田之说。周文王之弟召公曾封此邑,教民于甘棠树下,民感其德,建祠纪念,故陕州又称甘棠旧… 发表于2021年10月27日
张公岛和炼丹炉 张公岛在三门峡大坝下边靠近右岸的人门河口处。相传古代有个姓张的艄公,目睹三门峡水道险恶,浪激波涌,经常发生船翻人溺的惨祸,就在该岛上结庐为庵,义务为来往船只导航。人们为了纪念这位老人,就将该岛起名叫张… 发表于2021年10月27日
太阳渡 太阳渡位于陕州风景区内,是连接晋豫的古渡之一。对岸为山西省平陆县的夏阳。相传汉代名将韩信曾在此以木罂渡军,袭安邑,俘魏五豹。公元637年唐太宗曾命大将丘行恭在这里建造了一座长76丈的浮桥,称太阳桥,沟… 发表于2021年10月27日
三门峡 三门峡:黄河中游的著名峡谷。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和山西省平陆县之间。以旧时河床中的岩岛将水道分成三股急流:北为“人门”,中为“神门”,南为“鬼门”,故名。现建有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 发表于2021年10月27日
会兴古渡 会兴渡是黄河上著名的三大古渡之一,位于市区北部6公里处的黄河南岸的会兴镇,与北岸山西平陆的茅津渡隔河相望。因古代平陆属陕州,故历史上统称为茅津渡。两岸峡谷对峙,河水平静,风景秀丽。宋代诗人魏野《茅津渡… 发表于2021年10月27日
钟鼓楼甘棠苑 位于三门峡市区西部陕州风景区内的原陕州古城北大街,占地12000余平方米,是一处在原遗址中重建的、集人文景观与园林艺术为一体的旅游景点。甘棠苑,也称召公祠。西周初期,武王去世,年幼的成王即位,由周成王… 发表于2021年10月27日
茅津古都 茅津古渡,是黄河上著名的三大古渡之一,位于市区北部6公里处的会兴镇,与北岸的山西省平陆县隔河相望。茅津古渡地势险要,古代就是豫西。晋南假虞灭虢,由茅津渡渡河南下,一举奏捷。公园前624年,秦军从这里北… 发表于2021年10月27日
三门峡黄河森林公园 三门峡市新的旅游景点,属于健步行公园,在黄河边上。完全免费。门口有出租自行车的,10元一辆,不限时间。很亲民哦!强烈推荐骑车逛公园,会省去不少时间和体力。景点位置黄河泺口浮桥北岸路西… 发表于2021年10月27日
李家窑遗址 李家窑遗址位于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东南两公里,为周代虢国都城。李家窑遗址由城垣、城壕、宫城、宫殿以及制骨、制陶、冶铜作坊和粮库等组成。其中,南墙已被青龙涧河冲毁,现存城垣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一千至一千零… 发表于2021年10月27日
陕州古城 陕州古城位于三门峡市区,是河南最大的城市园林。那里既可凭栏瞭望九曲黄河的雄浑之美,又可领略小桥流水绿树红花的绰约风姿。更重要的是,这个由古陕州城遗址发展起来的大型城市园林,除了带给你感官上的享受之外,… 发表于2021年10月27日
三门峡黄河公园 三门峡黄河公园位于三门峡市城区北部,东起茅津渡,西至209国道,南接北环路,北至黄河滩涂,是以保护沿黄生态、弘扬黄河文化为宗旨,依托黄河沿岸的沟壑、台地、滩涂和原有地被植物等自然地形地貌,集旅游观光、… 发表于2021年10月27日
雷家沟瀑布 雷家沟瀑布 有小河从雷家沟流出,水流不急不缓,汩汩而行,至柿子园林区下方1里处,遇一石坎,因地形突然变窄,水流急促,飞流直下,泻于潭中,形成瀑布。瀑高约8米,宽约50厘米。夏日,水气冲… 发表于2021年10月27日
燕子山蝴蝶泉 蝴蝶泉 沿红皮河向东南,泉水面积在10平方米左右,水流不断。因人烟稀少,植被良好,生长着大量蝴蝶,白的、紫的、黑的、黄的、五彩缤纷。每年6~9月份,数以万计的蝴蝶,翩翩起舞,绵延数公里,… 发表于2021年10月27日
上马石遗迹 上马石遗迹 前山神庙遗址对面油松林中,有上马石。传说汉光武帝刘秀和夫人路过燕子山,见满山遍野百花齐放,阵阵花香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夫人便要下马观赏燕子山的风光,刘秀见夫人难得有如此雅… 发表于2021年10月27日
万亩刺槐观赏林 万亩刺槐观赏林 位于森林公园三个景区的交汇处,面积13000余,树龄在15年左右,平均树高为15米,平均胸径18厘米。是豫西地区面积最大的刺槐林,居全省前列。每年四、五月间,槐花盛开,… 发表于2021年10月27日
燕子山 燕子山森林公圈,位于豫西金城灵宝市的东南部、国有川口林场境内,面积7.2 万亩,森林夜盖率高达96 % .距离灵宝市区、灵宝火车站20公里、209国道15.公里、310 国道17 公里,交通条件十分便… 发表于2021年10月27日
亚武山 亚武山位于灵宝市豫灵镇南25公里的小秦岭山脉之中,东据崤函,西临潼关,背靠秦岭,俯视黄河,主峰海拔2156.9米,总面积100平方公里,是河南省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风景名胜区。相传真武大帝在此出家,后… 发表于2021年10月27日
函谷关 函谷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这里又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五千言《道德经》的地方。千百… 发表于2021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