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现广州这座最美百年洋楼,终于开放参观了!广州那座被叫做 “大黄宫” 的潘氏大院,就在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南华中路 231 号,现在总算开门迎客啦。
这座有上百年历史的洋楼可不一般,它的来头得从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那会儿说起 —— 以前是十三行里超有钱的潘家后人盖的,具体点说,是潘振承的第五代孙子潘佩如(也叫潘宝珩)在 1908 到 1909 年之间用心盖起来的,而且还是海珠区第一栋西式的楼房,就冲这 “头一份” 的名头,就够让人想进去瞧瞧了。
要说它的建筑样式,那也是独一份的,是西式混搭风格,用砖头和水泥建的,一共两层半高,下面还有半层地下室。盖的时候,掺和了不少西方建筑的花样,同时又加了自己独有的设计,所以才被叫做海珠 “第一洋楼”。不少网友也注意到了它的独特风格,有网友就说:“民国时期广东南洋具有特色的建筑风格,100 多年后的今天还未觉得过时。”
再讲讲它的过去,故事可多了。这座大院以前有过好多身份,当过 “军阀别墅”,是广州近代史上做过广州市长的李福林住过的地方;后来还被当成海珠区机关幼儿园、海珠区公安分局这些单位的办公楼,一位曾在这里就读的网友回忆道:“我在这里读的幼儿园啊!以前格局结构包括硬装都一模一样,小时候就觉得此建筑物对称很美。就是年久失修有点破烂,现在维护完好真的很好看!” 还有网友还提到:“地下室是老师办公室,那时候真的是高风亮节,最好的位置都是给孩子们的,老师们在最潮湿的地方办公。”
2002 年装修后,这里又成了海珠区老年大学的教学楼。现在呢,它终于对外开放了,这可让不少人惊喜不已,有网友感叹:“哇塞!前两个月还不对外开放,这太神奇了!” 还有网友说:“太好了,早就想去看看。”
它的建筑样子特别值得好好看。大院坐北朝南,占的地有 714 平方米。主楼在中间稳稳地立着,宽 12 米,深 12 米,高 10 米。一楼高 4 米,大门在正中间,前面有 2 米深的方柱子走廊,栏杆上还有铁做的花饰,细节地方都做得挺精巧。楼顶正中间有个三角形的装饰,样子很漂亮,屋顶是平的天台,四周矮墙上有灰色的雕塑,整栋楼以黄色为主,太阳一照金灿灿的,“大黄宫” 这名字就是这么来的。也有住在附近的网友表示:“有空去看看,就是附近,附近好多大宅都不开放,好可惜。” 如今大伙儿总算有机会走进这座百年洋楼,亲自感受它不一样的味道和厚厚的历史感。
进到里面,里面的装修也让人吃惊。红木大门上嵌着彩色玻璃,上面的图案小巧别致;百叶门、木地板、地上铺的彩色瓷砖还有彩色的玻璃窗花,都保存得挺好。屋里还有壁炉和好看的木头装饰,一楼大厅到二楼的木头楼梯,扶手和楼梯底下都有精细的雕刻,就连主楼上下两层大厅里,都还留着清末民初那会儿的 “豪华” 吊灯。更贴心的是,屋里每个房间靠着墙的一面都往外开窗透光,而且都有窗楣、窗台、窗花,又好用又好看。
这座洋楼的文化分量也不小。它是现在保存得最完整的、和十三行历史直接有关系的少数建筑之一,它带着很多历史文化信息,是广州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现在开放让大家参观,也能帮助传承和发扬广州的历史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广州的过去和文化底子。